新疆民考汉论坛 http://www.xjmkh.com.cn/
作为拥有悠久历史的古老民族,没有姓氏是无法原谅的.一个家庭过了三代就不知道自己的祖先了,这实在是一个耻辱.无论是维吾尔族,还是哈萨克族,还是其它的民族,在古代都有自己的辉煌历史,或者以部族为姓,或者是有自己的姓氏和家谱的,然后代代相传.比如和田的尉迟家族,龟兹的白姓,龙姓王族,从汉代一直到宋代,都生生不息,我相信他们的后代现在也是存在的,但是因为没有姓氏,现在这一切都没有了.这主要是和阿拉伯文化有关,因为阿拉伯人在古代基本上是使用联名制的,即本名加父名加祖父名加曾祖父名,而不是使用姓.
尽管很多学者呼吁了很多年,但是因为大众的受教育程度低,一直没有多少人响应,一来没有人带头去做,二来是缺乏这方面的研究,没有实实在在的可操作的方案,其实这方面有很多参照,比如,土尔其在1934年就通过了<<姓氏法>>,强制要求大众使用姓氏,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维吾尔新文化运动时期,知识分子曾经使用过姓,比如,阿合买提江.卡斯木先生,他的夫人一直被人称为玛依努尔.卡斯木,这是和西方接轨了.并成为一种时尚,但是不久就停止了.
就像维吾尔在线为流浪儿童做了很多工作一样,本论坛想在这方面做一些推动工作.希望大家就这方面进行一些有益的探讨. 我个人认为,可以从知识界开始,比如从教师这个群体开始,进行宣传,如果教师们可以接受,那么可以带动学生和家长,开成一股潮流.
具体的来说,我建议:如果现在有祖父的,可以以祖父的姓为家族的姓,然后是父名,然后是本名,例如:买买提.祖农.阿布都拉,其中,买买提是本名,祖农是父名,阿布都拉是姓,和西方一样,在正式场合,我们应该使用姓,比如,称为阿布都拉先生,而不是叫买买提先生,买买提的夫人,应该在婚后改为阿布都拉夫人(abdulla hanimi),买买提先生的孩子,继续在名字后面加父名和家族姓,比如孩子叫加帕尔,可以称为:加帕尔.买买提.阿布都拉.当然,还有很多需要研究的问题,但是无论如何,我认为现状是必须被改变的.希望大家谈谈自己的看法.提出可行的方案.
下面是一些资料,不了解的朋友可以看看别的民族是怎么做的:英美人姓名英美人姓名的排列是名在前姓在后。
如John Wilson译为约翰·维尔逊,John是名,Wilson 是姓。又如Edward Adam Davis译为爱德华·亚当·戴维斯, Edward是教名,Adam是本人名,Davis为姓。也有的人把母姓或与家庭关系密切者的姓作为第二个名字。在西方,还有人沿袭用父名或父辈名,在名后缀以小(Junior)或罗马数字以示区别。如John Wilson, Junior, 译为小约翰·维廉,George Smith, Ⅲ, 译为乔治·史密斯第三。妇女的姓名,在结婚前都有自己的姓名,结婚后一般是自己的名加丈夫的姓。如玛丽·怀特(Marie White)女士与约翰·戴维斯(John Davis)先生结婚,婚后女方姓名为玛丽·戴维斯(Marie Davis)。书写时常把名字缩写为一个字头,但姓不能缩写,如G. W. Thomson, D. C. Sullivan等。口头称呼一般称姓,如“怀特先生”、“史密斯先生”。
正式场合一般要全称,但关系密切的常称本人名。家里人,亲友之间除称本人名外,还常用昵称(爱称)。以英文为本国文字的国家,姓名组成称呼基本与英、美人一样。法国人姓名法国人姓名也是名在前姓在后,一般由二节或三节组成。前一、二节为个人名,最后一节为姓。有时姓名可达四、五节,多是教名和由长辈起的名字。
但现在长名字越来越少。如:Henri Rene Albert Guy de Maupassant译为:亨利·勒内·阿贝尔·居伊·德·莫泊桑,一般简称Guy de Maupassant居伊·德·莫泊桑。法文名字中常常有Le、La等冠词,de等介词,译成中文时,应与姓连译,如La Fantaine拉方丹,Le Goff勒戈夫,de Gaulle戴高乐,等。妇女姓名,口头称呼基本同英文姓名。如姓名叫雅克琳·布尔热瓦(Jacqueline Bourgeois)的小姐与名弗朗索瓦·马丹结为夫妇,婚后该女士称马丹夫人,姓名为雅克琳·马丹(Jacqueiline Martin)。
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姓名西班牙人姓名常有三、四节,前一、二节为本人名字,倒数第二节为父姓,最后一节为母姓。一般以父姓为自己的姓,但少数人也有用母姓为本人的姓。如:Diego Rodrigueez de Silva y Velasquez译为迭戈·罗德里格斯·德席尔瓦—贝拉斯克斯,de是介词,Silva是父姓,y是连接词“和”,Velasquez是母姓。已结婚妇女常把母姓去掉而加上丈夫的姓。通常口头称呼常称父姓,或第一节名字加父姓。如西班牙前元首弗朗西斯科·佛朗哥(Francisco Franco),其全名是:弗朗西斯科·保利诺·埃梅内希尔多·特奥杜洛·佛朗哥·巴蒙德(Francisco Pauolino Hermenegildo Teodulo Franco Bahamonde)。前四节为个人名字,倒数第二节为父姓,最后一节为母姓。简称时,用第一节名字加父姓。
葡萄牙人姓名也多由三、四节组成,前一、二节是个人名字,接着是母姓,最后为父姓。简称时个人名一般加父姓。西文与葡文中男性的姓名多以“o”结尾,女性的姓名多以“a”结尾。冠词、介词与姓连译。
俄罗斯人和匈牙利人姓名
俄罗斯人姓名一般由三节组成。如伊万·伊万诺维奇·伊万诺夫(Иван ИвановичИванов),伊万为本人名字,伊万诺维奇为父名,意为伊万之子,伊万诺夫为姓。妇女姓名多以娃、娅结尾。妇女婚前用父亲的姓,婚后多用丈夫的姓,但本人名字和父名不变。如尼娜·伊万诺夫娜·伊万诺娃(Иина Ивановна Иванова),尼娜为本人名,伊万诺夫娜为父名,伊万诺娃为父姓。假如她与罗果夫(Pоrов)结婚,婚后姓改为罗果娃(Pоrова),其全名为尼娜·伊万诺夫娜·罗果娃。俄罗斯人姓名排列通常是名字、父名、姓,但也可以把姓放在最前面,特别是在正式文件中,即上述伊万和尼娜的姓名可写成伊万诺夫·伊万·伊万诺维奇,伊万诺娃·尼娜·伊万诺夫娜。名字和父名都可缩写,只写第一个字母。俄罗斯人一般口头称姓,或只称名。为表示客气和尊敬时称名字与父名,
如对伊万· 伊万诺维奇 ·伊万诺夫尊称伊万 ·伊万诺维奇,对尼娜 ·伊万诺夫娜 ·伊万诺娃尊称尼娜 ·伊万诺夫娜。特别表示对长者尊敬,也有只称父名的,如人们常称列宁为伊里奇(Ильич),列宁的全名为符拉基米尔 ·伊里奇· 列宁。家人和关系较密切者之间常用爱称,如伊万爱称万尼亚(Bаня)、瓦纽沙(Bанюша)。
谢尔盖(Cергей)爱称谢廖沙(Селеша)等等。
匈牙利人的姓名,排列与我国人名相似,姓在前名在后。都由两节组成。如纳吉·山多尔(Nagy S·ndor),简称纳吉。有的妇女结婚后改用丈夫的姓名,只是在丈夫姓名后再加词尾“ne”,译为“妮”,是夫人的意思。姓名连用时加在名字之后,只用姓时加在姓之后。如瓦什·伊斯特万妮(Vass ),或瓦什妮()是瓦什·伊斯特万的夫人。妇女也可保留自己的姓和名。
阿拉伯人姓名阿拉伯人姓名一般由三或四节组成。第一节为本人名字,第二节为父名,第三节为祖父名,第四节为姓,如沙特阿拉伯前国王费萨尔的姓名是:Faisal ibn Abdul Aziz ibn Abdul Rahman al Saud译为:费萨尔·伊本·阿卜杜勒·阿齐兹·伊本·阿卜杜勒·拉赫曼·沙特。其中费萨尔为本人名,阿卜杜勒·阿齐兹为父名,阿卜杜勒·拉赫曼为祖父名,沙特为姓。正式场合应用全名,但有时可省略祖父名,有时还可以省略父名,简称时只称本人名字。
但事实上很多阿拉伯人,特别是有社会地位的上层人士都简称其姓。如:穆罕默德·阿贝德·阿鲁夫·阿拉法特(Mohammed Abed Ar’ouf Arafat),简称阿拉法特。加麦尔·阿卜杜勒·纳赛尔(Gamal Abdul Nasser),简称纳赛尔。
阿拉伯人名字前头常带有一些称号,如:埃米尔(Amir或Emir)为王子、亲王、酋长之意;伊玛姆(Imam)是清真寺领拜人之意;赛义德(Sayed)是先生、老爷之意;谢赫(Sheikh)是长老、酋长、村长、族长之意。这些称号有的已转为人名。在阿文中al或el是冠词,ibn(伊本)、ben(本)或ould(乌尔德)表示是“某人之子”,Abu(阿布)或Um(乌姆)表示是“某人之父”、“某人之母”。
称呼中这些词均不能省略。如AhmedBen Bella译为艾哈迈德·本·贝拉,简称为本·贝拉。阿文姓名用词,常具有一定含义。如:穆罕默德(Mohammed)是借用伊斯兰教创始人的名字;马哈茂德(Mahamoud)是受赞扬的意思;哈桑(Hassan)是好的意思;阿明(Amin)意为忠诚的;萨利赫(Saleh)意为正直的……等。
日本人姓名日本人姓名顺序与我国相同,即姓前名后,但姓名字数常常比我汉族姓名字数多。最常见的由四字组成,如:小坂正雄,吉田正一,福田英夫等。前二字为姓,后二字为名。但又由于姓与名的字数并不固定,二者往往不易区分,因而事先一定要向来访者了解清楚,在正式场合中应把姓与名分开书写,如“二阶堂进”,“藤田茂”等。一般口头都称呼姓,正式场合称全名。
日本人姓名常用汉字书写,但读音则完全不同。如:“山本”应读作Yamamoto,“三岛”应读作Mishima,“日下”应读作Kusaka。
缅甸人姓名缅甸人仅有名而无姓。我们常见缅甸人名前的“吴”不是姓而是一种尊称,意为“先生”。常用的尊称还有:“杜”是对女子的尊称,意为“女士”,“貌”意为“弟弟”,“玛”意为“姐妹”,“哥”意为“兄长”,“波”意为“军官”,“塞耶”意为“老师”,“道达”是英语Dr.的译音即“博士”,“德钦”意为“主人”,“耶博”意为“同志”等。例如一男子名“刚”,长辈称他为“貌刚”,同辈称他为“哥刚”。如该男子有一定社会地位则被称为“吴刚”,如系军官则被称为“波刚”。如一女子名“刚”,系有社会地位的女士则称为“杜刚”,是女青年则称为“玛刚”。
泰国人姓名泰国人的姓名是名在前姓在后,如巴颂·乍仑蓬,巴颂是名,乍仑蓬是姓。未婚妇女用父姓,已婚妇女用丈夫姓。口头尊称无论男子或妇女,一般只叫名字不叫姓,并在名字前加一冠称“坤”(意为您)。如称巴颂·乍仑蓬,口头称巴颂即可。
泰国人姓名按照习惯都有冠称。平民的冠称有:成年男子为“乃”(NAI,先生),如乃威猜·沙旺素西。已婚妇女为“娘”(NANG,女士),如娘颂西·沙旺素西。未婚妇女为“娘少”(NANGSAO,小姐)。男孩为“德猜”(DEKCHAI,男童),女孩为“德英”(DEKYING,女童)等。
萨达姆姓什么?本·拉丹姓什么?一直对这个问题很好奇?严格意义上讲阿拉伯人并没有姓,其名字的命名方式是采取“联名制”。这与多数中国人和欧洲人是不同的。其名字通常由本名、父名、祖父名……最后加上部落或祖籍地名。
其实一个阿拉伯人的全名往往很长,祖父名的后面还可以有曾祖名、高祖名……要几代就可以有几代。例如目前频繁见于报端的伊拉克的萨达姆·侯赛因的名字,完整一些的写法应该是撒达姆·本·侯赛因·本·马吉德·阿尔(或伊本)·提克里特(Saddam bin Hussein bin Majid al'Tikrit),其中只有萨达姆是真正属于自己的名字(本名),而且从中我们可以获得这样一种信息,即这个萨达姆是侯赛因的儿子,同时又是马吉德的孙子,也是那个来自老家提克里特的小伙子。
“本”(bin)就是“某某的儿子”的意思,翻译的时候常常省略。可见当我们把那位总统先生——萨达姆·(本·)侯赛因称作“侯赛因”的时候,实际上我们是在说撒达姆的爸爸侯赛因先生。在此建议各位最好还是叫他萨达姆,这样这位先生就不会被那些爱他的和恨他的人们给张冠李戴了。
现在该说说拉登先生了。对于拉登先生的名字,我们知道最多的不过是这位大侠的全称是奥萨玛·本·拉登。按照前面所讲的阿拉伯人名字的构成法,我们知道无论是人们称呼他为“拉登”还是“本·拉登”,他们所说的都不是让布什做噩梦的那个剑客大侠。那个人应该叫奥萨玛。可是如果各位以为“拉登”一定是奥萨玛先生的爸爸,那么在下不妨告诉大家,这是西方人惹的错,因为他们总是拿自己的标准看待别人。或许我们也可把这种生搬硬套理解为教条主义,就是毛泽东当年批评王明同志所犯的那种错误。
那么拉登又是何方神圣呢。要想把这件事情说明白,故事还得从奥萨玛的父亲穆罕默德说起。把穆罕默德的名字按阿拉伯人的习惯稍微延长一点儿,就变成了穆罕默德·本·奥德·本·拉登(Mohammed bin Oud bin Laden)了。所以,那个拉登老人应该是穆罕默德的爷爷,算到奥萨玛这辈儿该是他的曾爷爷了。可是那位老先生的名字——拉登,为什么会紧跟在这位让布什目瞪口呆的奥萨玛之后,形成“奥萨玛·本·拉登”这一名字呢?
故事又得转回到奥萨玛的父亲穆罕默德先生身上。奥萨玛的父亲穆罕默德先生,是家族财富的奠基人。穆罕默德青年时代从阿拉伯半岛南端的也门,赤手空拳来到沙特寻求发展,从事建筑业劳动,其实就是现在中国的小市民们所说的民工。幸运的是这位勤劳能干的穆罕默德先生,当时正逢人口还没有骆驼多的沙特因石油而迅速至富,为所有外来民工和下岗工人提供了优厚的就业机会,而且还从不象中国的北京、上海或深圳等牛B城市那样,用什么身份证、暂住证(赞助证)或者计划生育证去为难吃苦耐劳的穆罕默德先生。
穆罕默德先生也不会被工商、城管或者综合治理的大盖帽们撵得满街抱头鼠窜。穆罕默德先生又是幸运儿中的幸运大爷,他成功地承揽了几项规模巨大的建筑项目,并且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取得沙特王室的信任,以至于有的项目可以干上几十年。估计穆罕默德先生为家族盈利约有500亿。这500亿当然不是里拉,也不是卢布,更不是萨达姆的第纳尔,而是美国人发明的花花票子——美元。
这一家族自穆罕默德先生起,加上几十个儿子都与美国豪门望族关系紧密。商业利润是维系他们之间同志加朋友般关系的唯一纽带。在美国从事军火贸易的卡莱尔集团(Carlyle Group)的大股东名单里,穆罕默德及其儿子们的名字与美国总统小布什的爸爸老布什、前国务卿贝克(及英国前首相梅杰)等人的名字是排列在一起的。
猜测老布什之类的西方人在与这位名子是“穆罕默德·本·奥德·本·拉登”的阿拉伯人一起打高尔夫球的时候,一定是以西方人的习惯,称呼他为“本·拉登”或“拉登”先生。因为在老布什之类的西方人看来,名字的最后部分“本·拉登”或“拉登”自然就是姓。而这一家族的儿、孙辈们平时多在欧美经商求学,也不想给老布什或小布什等人添麻烦,索性将错就错,都默认别人叫他们“X·本·拉登”了。有的人甚至更加西化一步,将“本·拉登”捏合成一个词“本拉登”(BinLadin)。这简直与英语动画片里的唐老鸭——“麦克唐纳德”(McDonald)之类的名字没有什么区别了。这就是奥萨玛被误称为“本·拉登”的原因。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