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23日星期四

浅议当代维吾尔政治流派及思潮

浅议当代维吾尔政治流派及思潮


新疆民考汉论坛 http://www.xjmkh.com.cn

由于本文的特殊性,转载必须得到作者的同意。严禁任意转贴,任意编辑,整理,由此引发后果自负。G大师在一个贴子里提出一个问题:在伊斯兰教世界,穆斯林如何对待非伊斯兰教民族?哈萨克,土耳其,伊朗的情况大家熟悉吗?假设如果东土能够独立,东突分子打算如何保障非伊斯兰民族的权利?可否有人清楚他们的观点?针对G大师的提问,我想有很多人可能对这个问题有兴趣,现随手回复一下,说的可能不全不对,希望大家凑合着看,欢迎讨论。

新疆民考汉论坛 http://www.xjmkh.com.cn

说实话,对国外的情况不了解,除了知道阿富汗是明确歧视异教徒,要求配带特殊标志外,据论坛内的香港汉人说马来西亚是对穆斯林实行沙里亚法,对其它族则实行世俗法律。土耳其则应该是完全实行世俗法的,虽然民间可能会有偏颇,但法律层面上应该是平等的。从去年土耳其教堂有一人被割喉引起风波上来看,至少法律上对异教徒是平等的。伊朗的情况不是太清楚,因为异教的只有犹太人等很少的人数。应该没有明显的歧视。阿拉伯世界最有趣的应该是黎巴嫩,同为一个民族,分属基督教,什叶派,逊尼派,虽然战斗不断,但是并没有分裂,仍然是统一国家。


相信他们国家在法律上是一视同仁的。但是具有代表性的,应该是埃及和巴基斯坦,他们是伊斯兰国家,也是世界人口大国,但是没听说有什么民族问题。这主要是因为该国基本上是穆斯林为主。中亚新独立的四个突厥国家,基本上是走的土耳其式的道路,宪法明确强调这些国家是世俗国家,这些国家的各级政府也基本上是苏共前身,所以法律上很明确,各族法律上一律平等。至于维吾尔族,作为一个一千多万人口的大族,由于其特殊的政治历史环境,政治观点上分化比较严重,这也比较正常。国外要求分裂的基本上是两个派别,一个是以东伊运为代表的明确要求建立政教合一国家的一派,另一派是以热女士为首的,对他们的主张不了解,不过应该是主张与西方合作的,主张世俗化的,否则也不会得到西方支持。热女士这一派基本与中国的海外民运那些人应该是一条路的,既现政府支持的,就是他们反对的。


国内来说,则还应该有两派,一个是努尔主席为首的多数派,即在现政权现在的模式下,反腐败,改善民生,主张维持现状的,另一些人则主张民主化,希望与内地的民主化进程加强协调,但是并不要求分裂。


另外有一些派别,我归纳进入其它类,因为影响不是太大,比如,主张走列宁式毛泽东式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共产主义派(其实就是主张毛时代的政策),完全资本主义,有自己特色的现实主义等等一些思潮)。当然这是大类,每个大类下都有一些小类,比如主张政教合一的,东伊运的要求可能是塔利班式的,而有一些人会主张沙特式的。但总的来说是主张政教合一的。 至于有一些出于宣传需要说东突都主张什么杀汉灭回,消灭所有异教之类的说法,听听则可,要是真当回事,就是把这些人都当成弱智了,都什么年代了,如果还有这样的主张,那出来还怎么混,连李大师这样主张病了不看医的人都知道拦截卫星电视,何况这些人并不傻。。


从上面大略的分类上看,可以看出,五大类中,只有一派是明确要求政教合一的,其它四派都是世俗化的,这基本反映了维吾尔族当前的状况,维吾尔族是一个比较世俗化的民族。 这几大派别中,最大的流派是努尔主席为首的主张维护现状的这一派,人数最多,是民族主流。这一派是现实主义派,比较务实,与内地当前“少谈主义,多谈利益”的思想是一致的,他们不愿意纠缠于理论或者宗教民族争论中,从实际利益出发,要求维护现状,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



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绝大多数人渴望和平,不希望有动荡,其次,这一派的主体主要是当前得到了改革好处的大多数公务员,教师,工商业者,实业家,知识分子,各级干部,农村中的富裕人群,文化教育艺术各行各业的普通从业者,宗教人士中的老教,各个清真寺的实际主持人员,以及各类的退休人员,退伍干部等等,基本上涵盖了所有层面,因为多数人从改革开放中得到了利益,他们大多希望在体制内解决问题,比如当前的腐败,贫困,就业不公,民族歧视等等问题,希望能引起中央的重视,逐步得到解决,希望在解决了贫困后,能发挥新疆的文化和经济优势,在对中西亚的开放开发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从而成为中亚的经济中心,文化中心,东进西出的中心,使新疆的维吾尔族达到富裕,文明,从而达到双赢。


第三是因为他们了解新疆的历史和现实,了解自己的实际情况,认为以维吾尔人的政治和经济实力,分裂不符合多数维吾尔人的利益。 东伊运这一政治思潮的人数是最少的,但因为跨文化跨国背景,影响是最大的,同时,也是发展潜力最大的一支,如果政府政策失误,经济发展缓慢,民族矛盾上升则会发展的很快。

主体人员则主要是宗教极端分子,部分年青的宗教学生,部分失意的宗教学者,神职人员,部分农民,流民,失业人员,无业人员,社会底层工人,手工业者等等。需要指出的是,他们的主要思想是泛伊斯兰思潮,并不是以民族主义为旗帜的。主张全世界穆斯林是一家,以解放穆斯林为口号。


从新疆最近发生的暴力事件中可以看出,他们的主要成分多数为农民和流民,宗教学生。 热女士为首的这一派,则是以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为旗号的,他们的主张也是世俗化,民主化,所以才会得到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支持。这一思潮,影响了不少失意的中小知识分子,工商人士,作家,艺术家,社会中下层的宗教活动不是很活跃但是生计艰难的一部分市民阶层等等,其中不乏一些优秀的杰出人员,比如热女士及其丈夫过去本来就是新疆的名流。


他们在人数上不多,但是影响是相当大的,因为其民族主义和非暴力旗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但是他们的弱点也是相当明显的,基本上,他们和海外民运分子一样,是现政策的反对者,很多是为了反对而反对,但是对于如何解决老百姓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如何解决两千万人民的吃穿住行生老病死问题并没有什么主见。一味的主张新疆的石油资源可以让新疆人得到富足的生活。同时,他们的影响限于民族意识比较强的有知识和文化的人群,比如大学生,但对于占人口70%的农民,文盲,以及城市无产阶级缺乏吸引力,他们的很多主张大多是文化和教育方面的,而经济,民生,农业,科技,法律方面涉及甚少。可以认为他们主张的是民族主义+资本主义,但是对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面对外部竞争产业分工,如何解决新疆内部民族问题宗教问题等问题的解决思路上缺乏新意,其兴趣主要集中在如何得到政权上,更使维吾尔大众不敢拿自己的生命,财产,前途去做赌注。

主张自由化的一些人,则是主张将新疆和内地一体化,紧盯着内地的民主化进程,对在现在僵化的体制内解决当前的民族宗教问题不抱希望。期待以后能从中国的民主化进程中受益,得到自主发展文化和教育的权力,以及基层自治得到解决。同时他们也维护统一反对分裂。抱这样的主张的都是一些有深厚知识文化背景的学者,教授等高级知识分子,人数较少,但是见识比较深刻。


很明显这样深刻的思想与大众的理解能力有较大的隔阂。 其它类别是一种回光返照,更多的则是表达了一种对毛时代路不拾遗,各民族大团结,亲如一家的共产主义建设时期的深切怀念,其主体人员是一些退体干部职工,老人,农村的部分人员等等。


人数最多的一派虽然是努尔主席为首的一派,但是他们也是众矢之的,解决贫困,分配不均,腐败,就业,回应极端主义等等问题也让他们疲于奔命,内部也有不同主张,与其它流派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其它几派要想得分,此派就要减分。很明显,这几年,力量对比在发生变化,虽然还没有动摇根基,但是也需要引起注意。此派的缺点主要是在意识形态方面,虽然其政治主张符合多数人的利益,但是在意识形态方面,原来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与现实中利益分配形成强烈反差,使其意识形态的影响力不断下降。现在只能以既得之利,渴求发展,渴望和平等心理诱之导之,但因腐败问题的严重性,明显缺乏精神道德方面的凝聚力。反观东伊运和热女士的派别,泛伊斯兰和民族主义大旗则有强大的宣传力量。

仅以意识形态而论,泛伊主张是最具有决定性优势然而却根本没有可行性的,只会引发动荡和灾难。农村的贫困问题如果不解决,出现大面积返贫,泛伊主张则会力量大增,城市失业与教育文化等其它不公正加剧则会令热女士这一派力量增强,他们力量的增强就意味着努尔主席这一派的削弱。反之,如果中国政府在此次世界性危机中表现良好,借此机会国力得以提升,人民收入增加,住房,教育,医疗改革成功,城市及农村低收入人群保障体系建立并完善,新疆也因此受益,则这一派原本就强大的力量将进一步显现,一枝独秀,打压其它几派的生存空间。(本段是第二天补充的)


说政治流派其实有点过了,因为我们大多数时间是被人代表的,政治思潮可能更适合一些,当然是我个人之见,认为当前在新疆维吾尔人中存在着这么几种思潮,一已之见,欢迎拍砖


新疆民考汉论坛 http://www.xjmkh.com.cn

因为在另一个贴子后面跟贴总是被人扯到离题万里,特整理成一贴单独发表。

民考汉是最热爱自己民族的一群人

[站长原创]民考汉是最热爱自己民族的一群人

(注:民考汉是新疆接受汉语教育的少数民族,与汉族一起接受完全相同的教育)
博主发在: 新疆民考汉论坛(http://www.xjmkh.com.cn)的原创文章


毫无疑问,民考汉中的大多数是最热爱自己的民族的一群人, 由于自身的经历,民考汉最早,也最经常拿自己的民族和各族比较,尤其是和汉族比较,然后就陷入深深的反思:为什么,我并不比任何人差,不比任何民族的人笨,但是却仍然无法得到尊重?无法体现自己的价值呢?有着良好的能力,受过良好的教育,却依然得不到认可,经过长期的思考,他们得出结论:不是我不行,是因为我的民族还很落后,还很弱小,个人的强大依然无法改变民族的衰弱.


因此,转而开始鞭挞自己民族的劣根,希望通过鞭挞民族劣根性来改变现实,希望能引起一些有血性的维吾尔人的觉醒,希望能刺痛一些已经麻木不仁,保守僵化的人发生转变,由此开始维吾尔民族的自强,民考汉开始成为一群改革者,有时通常发表一些激烈的言论,因此,很不讨人喜欢,但是,从古至今,有哪一个改革者是受到保守的,多数的人群喜欢的呢?无论怎么说,他们的批评都是爱之太深,恨之太切那个类型,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也许有些话是说过了头,可是,出发点是一样的.


因此,他们受到维吾尔族主流的排斥,同时也受到汉族主流的排斥:这些家伙能力挺强,可为什么喜欢天天讨论民族问题?整天想改变这个改变那个,他们想干什么?一个群体,被自己的主流群体既妒嫉(妒嫉他们的能力,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嘴里骂着民考汉,然后第二天把自己的孩子送到汉语学校去做民考汉)又排斥.(如何被排斥我想就不必说出来了,每天都发生在我们的生活中)


民考汉第一次以艺术形象出现在舞台,是阿不都拉.阿不都热依木演的小品中去相亲的主角:满嘴喷着蒜味,每句话都夹着几个汉语词汇,什么也不懂,问东答西,神经兮兮,整个一个二百五,这样一个大傻形象,居然得到观众强烈认同,可见民考汉在大家心中是什么形象.看完这个小品,我很难平静,这就是民考民眼中的民考汉吗?是小品作者眼中的民考汉吗?我们真是如此丑陋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民考汉中人才济济,思想深邃,收入中等据上,可是为什么会被描写成这个形象呢?是因为他们觉得这样可以维护本族文化的纯净吗?如果我们民族的艺术家,知识精英的思想只停留在这个层次上,我真的感到无话可说.甚至懒得为自己辩护,我很悲哀.

因此,民考汉的心理开始失衡,心理开始出现问题,有一些人开始封闭自己,不和外界交流,有一些人则变得更为激进,更为偏激,找不到归属,找不到方向,该向左回到传统吗?或者向右走向汉化西化? 只要文化是开放的,想走向世界,就必然要受到其它文化,其它民族的影响,几百年前的俄罗斯从上到下喜欢法国的一切,就如同前些年中国喜欢美国的一切一样,可是现在的俄罗斯已经不是如此了,中国也看到纽约不光有帝国大厦,也有很多的贫民窟,已经走出了对其他民族和文化的崇拜和模仿,这是一个模式,维吾尔族也不例外,在找到自信之前,总要有迷惘和阵痛的,不同的是我们的阵痛是由两部分互相有隔阂的人组成的,本民族的主流精英,用维吾尔语思考的知识精英和用汉语思考的知识精英.

我相信,通过一段时间的隔阂,误解,交流,发展,这两个族群最后是会融合的,会统一看法的,毕竟,血浓于水.
就目前来说,需要我们引起重视的是:民考汉从过去的凤毛麟角,到现在因为双语教育的影响,正在变成一个庞大的族群,这个群体在想什么,怎么想问题,对于维吾尔民族变得越来越重要了,我们是要张开胸膛拥抱他们,给他们一段时间让他们将身上的多种文化融汇贯通呢?还是只要和传统价值观不同就把他们都推出门外呢?


对于民考汉来说,非议最大的,要属宗教意识淡薄这一点了.有相当一部分人,的确在宗教意识上是一片空白的,这一点在北疆尤其突出,南疆一般宗教意识还是很强的.这一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主要是和成长经历,生活环境有关系.民考汉是一个年轻的群体,大量的民考汉出现只是在八十年代才开始,算起来一般民考汉都在三十多岁,不超过四十五岁,,三十岁以前,多数人的人生观,价值观都没有定形,到了一定岁数,思想上成熟后,大多数人的思想会回归于传统,所以,现在说民考汉的缺乏宗教意识至少还不准确.


再从另一方面来说,我们的宗教界向来有一种,非此即彼的思想,只要不来做礼拜,就不是我们族群,以此来显示自己的权威,这一点是不可取的,<<古兰经>>上说,不要判断别人,因为你也要被判断,<<圣经>>中,人们抓住一个行淫的妇人,送到耶稣面前,要求按照<<旧约>>用石头处死妇人,耶稣说:你们中哪一个是没有罪的,就可以用石头砸她,结果,除了耶稣,其他人都走开了.不要轻易给别人定罪,除非你是无罪的.

这一点要向回族学习,明朝思想家李贽,史料上对于他的族属不详,可是回族史家通过对其资料中对李贽葬礼的描写中没有使用棺木,而是用白布缠裹,认定李贽是回族思想家,文学家,遇到和自己看法不一样的,不要急着宣布我是正统他是异端,多想想多看看没坏处.

当然,民考汉传统文化根基差,对宗教了解不多,自我封闭,搞小圈子,自身有很多缺点,这些当然是要改变的,但是对主流的维吾尔族兄弟姐妹提一点希望:作为一个维吾尔族(或者新疆其它民族),从小在没有人帮助,没有人指点的情况下(现在很多人家里都有人会汉语,可是在过去基本上家里是帮不上什么忙的),在汉语学校通过自强不息的精神学习,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民考汉们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的身心,情感,文化,宗教方面的压力,是远远超过他们那个年龄所能承受的压力的,也超过在自己的母语学校学习的同龄人的.这种压力一直要到他们工作,娶妻生子,思想和年龄都很成熟以后才能得到缓解和释放.所以,希望大家能够对民考汉多一点宽容,多一点耐心,多一点爱护,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因为,考民汉并不遥远,就在你们身边,也许,明天,你的兄弟姐妹也会成为民考汉.


对于民考汉朋友们来说,应该多学习本民族文化,尤其是维吾尔民族传统中豁达,开朗,风趣,机智的性格,多沟通,多接触,敞开胸怀交朋友,注意说话的方式,注意对本民族的批评不要过于苛刻,要面对现实.

想到什么写什么,错误在所难免,欢迎大家发贴交流,但不要人身攻击.

谩谈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之间的关系

博主发在: 新疆民考汉论坛(http://www.xjmkh.com.cn/)的原创文章

(因话题敏感,错误众多,因此本文谢绝转载,谢谢合作)

有网友提问关于亚伯拉罕和易卜拉欣的关系.其实就是伊斯兰教和犹太教,基督教之间的关系,因此就所知道的谈一点看法和网友们商榷.对于不了解的朋友就当是扫盲,对于了解并熟悉的请指正错误。

这三教之间的关系是历史上形成的,因此恩恩怨怨很多,同时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网友MHM111说是不是:

犹太人不认同耶稣是救世主,他们认为救世主还没有降临。
伊斯兰认为耶稣是先知之一,而且也认为救世主没有降临。
基督教认为耶稣是救世主,而且等待着救世主的二次降临。
但是三教都认同亚伯拉罕(或易卜拉欣)
可不可以这么理解?????

如果因为这么点事情的话互相之间就大开杀戒,是不是有点不值呢?

他说到的是一部分不同,但是意义绝非这么简单.比如说,犹太教根本不承认耶稣是先知,更不用说是救世主了,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在犹太教看来基督教的经书是编出来的,没有合法性,是假的.所以,因此基督教的神是假的,经典是冒充的.因此犹太人至今认为自己是上帝的选民,除了犹太人,其它人是无法得到拯救的.这三个宗教表现的非常激烈,对抗性很强,就是因为这是其立论的基础,如果一方是对的,那么另一方就是错的,所以,这三个宗教冲突很激烈。

而基督教则承认犹太教的圣经为旧约,这意味着基督教承认犹太教的所有经典和先知,承认犹太人的神.但迫害犹太人的理由,是犹大这个犹太人出卖了耶稣,是犹太人当时顽固不化,明明旧约预言的救世主到了却不承认.但犹太教认为这个当然是无理取闹.耶稣本来就是犹太人,是犹太教的一个支系,当时耶稣的行为是渎神,将自己称做神子更是被杀的直接原因.咎由自取.

伊斯兰教则认为,三个教的神是同一个神,承认犹太人和基督徒是有经人,比如<古兰经>规定可以在有经人家里吃饭.而犹太人在古代确实也是不吃猪肉的.亚伯拉罕,摩西,耶稣是真主派来的先知,是合法的,但是他们本身是普通人,没有神性,也没有什么法力,基督教认为耶稣具有超自然的能力是错误的,真主降示了他们经典,但是他们的经典却因为种种原因被篡改了,因此信仰走入了歧途.因此真主派穆圣做为封印使者,并将<古兰经>做为天启,希望众生能以真正的经典做为信仰的根本.回归到正信.


从这个角度来说伊斯兰教认为:基督教将耶稣当作神,是渎神,是偶像崇拜.其经典新约的确是真主赐予的,但是被修改了,所以反对基督教.而基督教则认为耶稣就是旧约中的弥赛亚,耶稣并没有死,而弥赛亚会再来.根本没有封印使者,因此对伊斯兰教不认可,也不认可<古兰经>的地位.对犹太教来说,既然连耶稣都不承认,当然也不会承认伊斯兰教。
外部人从研究这三教的角度出发,发现这三个教都承认亚伯拉罕(既易卜拉欣),而从亚伯拉罕的儿子开始,认识上就开始形成了分歧,因此就将这三个一神教称之为亚伯拉罕教,这是外人的说法,但是三个教本身是不承认这种说法的。
从包容性来说,三教中伊斯兰教是最具包容性的,承认犹太教的先知和基督教的耶稣,承认他们的经典,称他们为有经人,允许吃有经人的食物,允许与有经人通婚。但反对将先知说成是有神性和超自然能力的,认为先知也只是普通人。对有经人并不强求改信伊斯兰教。对犹太人不迫害。
基督教早期是从犹太教分离出来的,主要信众是犹太人,从保罗开始,开始向外族传播,一直到成为罗马的国教后,才开始强调犹大对基督的出卖,犹太人对基督的迫害,因此开始迫害犹太人,一般会强制要求犹太教改信基督教。当然现在这两教已经和解,开始互相承认,梵地岗已经就历史上的迫害行为向犹太教道歉。如果说欧洲历史上主要宗教矛盾过去是犹太教和基督教的矛盾,那么,从犹太人建国后,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基督教犹太教与伊斯兰教的矛盾。
从其理论体系来说,犹太教认为圣经是犹太人的圣经,并不向外族传教,完全通过犹太人的母系来确认其犹太人的身份,换句话说,不是犹太人就不可以信犹太教。同理,不是犹太人也不能得救。其先知众多,旧约内耶和华与犹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事无具细,都会参与。
基督教的神则是三位一体,基督既是天父,又是神子,基督教从保罗开始宣称“因信称义”,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信仰基督耶稣得到拯救,因此得到广泛信仰。欧洲宗教改革后,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读圣经与上帝直接沟通交流,不必再通过上帝的代理人--教会,因此,上帝同时可以是父亲,朋友,亲人,爱的寄托,象征着爱。
在伊斯兰教中,真主是无处不在,无所不能,令人敬畏的。除了神,没有任何人具有神性,穆圣曾在真主的恩宠下登宵,但这仍不改变他是一个普通人的性质。对于《古兰经》主要是通过四大教法学派的解释来理解。什叶派的情况有一些特殊,比如过分强调阿里在教中的地位,同时吸收了波斯一些神秘主义思想。这在逊尼派看来,这些都与教法和圣训有出入,因此形成了不同派别。再加上一些民族和政治的因素,两派相当对立。
近代最有影响的,则是形成了第三个较大的派别:即沙特的瓦哈比教派,此教因为是沙特的国教,影响迅速扩大,在各个伊斯兰国家都有较大影响。我过去倾向于认为这是一个保守的派别,现在观点有了一点改变,认为瓦哈比提倡的伊斯兰复兴,其实是在伊斯兰世界特殊环境下生产的一个独特教派,某种程度上其所谓的回归,复兴其实是伊斯兰宗教革新的范畴,具有相当的积极意义。
伊斯兰教与犹太教如果不是以色列建国问题,并没有直接的矛盾,历史上相处的也算不错,但是因为巴勒斯坦和耶路撒冷问题,现在具有不可调和的矛盾。伊斯兰教与基督教的矛盾则是因为两教的扩张有冲突,基督教世界与犹太教和解以后,成为犹太教的支持者,支持犹太复国主义,从而与伊斯兰教更加对立。除了冲突和对立,三教也在不断的调整自己,比如,三教已经承认所信仰的是同一个神。
还有一个普通人感兴趣的问题,是割礼方面的。割礼源自犹太教,是犹太人与耶和华订的约,表明犹太人信奉耶和华为自己唯一的神。犹太人都要割礼,所以经常可以从二战时期的电影里看到德国人为了确认是不是犹太人,要脱男人的裤子来检查。犹太人一般在男孩生下来第七天割礼。
基督教早期的信众都是犹太人,也是严守割礼的,后来,出于向希腊人罗马人传教的需要,保罗宣称:因信称义,重要的不是身体上是不是行割礼,而是心里的“割礼”,强调“信”才是最重要的,割礼因此不再成为必须。
伊斯兰教则严守割礼,只不过时间上,是在七岁以内,新疆的穆斯林一般都会在七岁之前行割礼。维吾尔语称为“逊奈特”。已经成为一种风俗和习惯。但是回族可能因为长期混居,割礼方面可能有一些特殊,我经常听到一些回民在成年以后才去割礼,可能因为种种原因,年幼时没有割礼,所以成年以后补上了。这在新疆好象基本上是不可能发生的,会被当作笑话。还有比如“灌肠”之说在新疆也比较少。
在此说明一下,无论是犹太教还是伊斯兰教,割礼都是针对男性而言的,非洲一些部落对女性身体的割礼,是非洲本土的一种陋习,与这两个宗教没有关系,可能有一些非洲部落后来接受了伊斯兰教,但是没有放弃对女性的割礼,因此产生了一些误会。伊斯兰教反对针对女性的割礼。
再从民族史的方面来说,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分别信仰犹太教和伊斯兰教,都共有一个祖先——亚伯拉罕。其实都是闪米特人,而欧洲的基督教却基本上全是雅利安人。从历史上来说,犹太人阿拉伯人的祖先闪族人,是两河流域人类文明的代表,当时雅利安人还比较落后,古代的阿卡德王国,亚述帝国,巴比伦帝国,迦太基帝国都是闪族人的国家,而雅利安人正好是他们的死敌,闪族的所有帝国都是赫梯人,波斯人,罗马人,希腊人来灭亡的。
就是说虽然阿拉伯人和犹太人虽然是死敌,却也是最近的亲戚,一般认为,以色列人是亚伯拉罕次子以撒(ICSAC)的后代,而阿拉伯人则是亚伯拉罕长子以实马力(ISMAIL)的后代,这两个名字在新疆维吾尔人中都很普遍。区别在于,以色列人认为自己的祖先以撒是神应许的,而阿拉伯人认为自己的祖先以实马力才是神应许的。这里都没有欧洲人什么事。当然,因为基督教是源自犹太人的,而耶稣是犹太人,是以撒的后裔,因此欧洲人要偏着犹太教一点。
做为普通人,我们的能力和生命极为有限,我们希望通过信仰能充实我们的内心,找到安宁和幸福,真诚的希望三教可以找到和平共处的办法,让更多的人生活幸福。多一些爱和互助,少一些冲突和战争。愿人类早日拥有这样的智慧。
因为话题太大,不好把握,先谈这么多,希望跟贴的朋友们平和的表达看法,不要太情绪化。